刷脸、指纹、声音等认证技术自动发卡平台必须要认清风险
前段时间一款名叫ZAO的AI换脸技术软件在中国爆红,爆红的同时有网友质疑它涉嫌侵犯个人隐私。其实,涉嫌是否侵犯个人隐私只是问题的一方面,要换脸先要“认脸”,这就要用到底层的人脸识别技术。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已开始在各种领域大量应用,比如人脸识别支付、认证等,其安全问题本来就存在很大的争议,自动发卡平台是否要使用此类技术应慎重考虑。
相关部门表示刷脸、指纹、声音认证识别系统属于重大安全范畴,但在未经长时间安全检验的情况下就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大量运用,这明显违背了金融行业安全必须无限趋近100%的要求。所以,目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支付、资金划转必须坚持小额原则,同时各类互联网认证识别技术,只能允许线下使用,而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试错之后,才能在国家技术管理部门授权之下,上线试点,逐步成熟,逐步推开。
现在,互联网金融业务经常受到黑客攻击,这些攻击实际都是突破了网络认证系统。所以,如果网上传递识别信息,而没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做保障,任由谁都可以开发,而且以廉价和便捷为出发点而忽视安全水准,那伪造就不可避免,网络黑客也将大行其道。所以,相关部门认为,所有互联网识别技术必须接受公安部门的技术监控。